【中国智能制造网 论坛会议】6月28日,世界智能大会分论坛——“中德智能制造合作试点示范企业现场会”在天津如期举办。2016年,工信部组织评选了首批14个中德智能制造合作试点示范项目,一年来,各个项目实施单位在信息通信、新能源、机械制造、智能汽车和车联网等领域积极推进对德合作。天津怎样抓住历史机遇进一步推动中德智能制造合作?又将如何打造先进“智造”高地?带着这样的疑问,记者来到论坛现场,一探究竟。
信息技术引发的第三次产业革命,使社会生产和消费从工业化向自动化、智能化转变。智能科技将极大改变交通、医疗、教育、金融、能源等多行业的运营服务模式,并推动智能制造成为现实。在本次论坛上,工信部信软司副司长安筱鹏表示,推动中德智能制造合作是两国共同应对、积极把握这一历史机遇的重大战略举措。要全面贯彻中德合作行动纲要,实施推动中德企业开展智能制造,及生产过程网络化的谅解备忘录,重点开展以下这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持续推进合作项目的试点示范工作。推动试点工作做出成效。对已经遴选出来的14个试点示范项目,企业要高度重视试点示范项目的建设,同时各地的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要加强统筹协调,密切跟踪项目进展,加强对试点工作的指导,支持更多企业参与到中德智能制造合作中来。组织开展中德智能制造合作的应用示范。今年,第二批中德智能制造合作试点示范工作启动在即,工信部信软司计划6月底完成试点示范项目的甄选,7月初开展第二批试点示范工作的评审工作。要动员各方面的力量,持续充实丰富和完善中德智能制造合作的项目库。
二是,加强交流,筑牢中德智能制造合作基础。落实中德智能制造合作联合工作机制,积极推动召开第二次中德副部长级会议及中德司局级工作组会议。指导开展系列交流活动。了解彼此合作诉求,借鉴成功经验。
三是,支持完善中德合作项目的服务体系。加强中德双方对接和交流。通过编制《2017年中德智能制造合作试点示范案例集》、完善中德智能制造合作官方门户网站等方式,不断增进两国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等的互信合作,营造中德合作的良好环境和氛围。加强中德智能制造合作联盟建设。推动中德执行平台层面的深层次政策沟通和信息交流,成立重点议题和专项领域分委会方案,进一步整合企业、园区、研究机构和行业组织等资源。推进中德两国在研究领域的合作。
天津市副市长何树山在致辞中指出,正进入以智能产业为主导的新经济发展时期,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日益成为未来制造业发展的主要趋势。天津市对智能制造产业发展高度重视,着力推进,并取得积极进展。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智能传感器等一批智能制造关键技术装备实现突破,一批具有专业、行业特色的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涌现,一批先行先试企业入选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智能制造专项项目,为深入推进智能制造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今后天津将着力打造国家智能制造技术创新的重要策源地、智能制造关键技术装备的特色者、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的先进示范中心、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给的新高地,努力建成“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区”。
天津市滨海新区副区长夏青林表示,为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对天津的定位要求、实现《中国制造2025》对制造业升级的总体目标,充分发挥好一带一路、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战略机遇叠加优势,天津滨海新区规划建设天津中欧先进制造产业园建设,着力打造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和中欧经济合作新平台。滨海新区将智能制造作为对接“中国制造2025”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优先战略,高度重视并积极推动中德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务实合作。今后,滨海新区将继续推动中德双方在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等领域开展更加多层次、宽领域的合作,促进先进智能技术在制造业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等关键环节的渗透应用,加快推动生产制造方式向智能化制造、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方向转变,形成产业发展新动能,开创工作推进新格局,培育制造业核心竞争力。
天津中德合作应用技术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张兴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2016年学校正式成为工信部中德智能制造合作试点示范项目,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学校紧密围绕智能制造领域,组建了智能制造学院,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等方面深度对接“德国工业4.0”,积极开展合作、校企合作、校校合作——与德国萨尔州技术与经济应用科技大学签署合作备忘录,在机械、电气、信息等专业领域开展合作;与西门子、菲尼克斯等德国工业4.0领域企业签署协议,在智能制造领域开展技术合作与人才培养合作;与西安交通大学签订协议实施创新人才培养和国家制造装备协同创新中心天津中德基地建设;与天津市滨海新区政府和天津港保税区合作共建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和实训中心。同时,天津中德合作应用技术大学积极搭建以技术创新为的双创平台,服务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助推产业创新中心建设。
张兴会表示,下一步,天津中德合作应用技术大学将继续牵手大学、依托企业,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探索产学研育人新机制,打通“中高本硕”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通道,努力建设世界应用技术大学,成为中德两国在智能制造领域的人才培养示范校,为“中国制造2025”培养更多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育更多创新性成果。
原标题:“中国制造2025”对接“德国工业4.0”:天津打造先进“智造”高地